主演:艾恩·格拉法德 蘿瑪拉·嘉瑞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阿爾伯特·芬尼 邁克爾·剛本 盧夫斯·塞維爾
導演:邁克爾·艾普特
簡介: 年僅21歲的威廉·威伯福斯(艾恩·格拉法德 Ioan Gruffudd飾)在好友威廉姆·彼特(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Benedict Cumberbatch飾)的勸說下加入英國議會。兩人共同領導了反奴隸運動,與反對者展開激烈的斗爭。然而威伯福斯擬定的關于反黑奴的議案還是被國會否定了。身心疲憊的威伯福斯被議會的明爭暗斗弄得心力交瘁,患上大腸炎。1797年,當他來到鄉下朋友家靜養的時候,遇見了他的崇拜者芭芭拉·史普納(蘿瑪拉·嘉瑞 Romola Garai飾)。威伯福斯向她講述了他所為之奮斗的事業,兩人相愛并結了婚。終于,在1807年威伯福斯的議案得到部分通過,堅守反黑奴運動的隊伍也開始逐漸壯大。 本片根據英國政治家、改革家,廢除奴隸制倡導者威廉·威伯福斯的人物原型改編,講述他在18世紀的英國國會長期堅持反黑奴運動并與反對者展開斗爭的故事。影片使用電腦技術將過去影片與現在影像結合在一起,上演一場關于正義與邪惡較量的史詩。1797 年,威廉·威爾伯福斯 (William Wilberforce) 身患重病,與他的表弟亨利·桑頓 ( Henry Thornton)前往薩默塞特郡巴斯休養。正是在這里,威爾伯福斯認識了他未來的妻子芭芭拉·斯普納。盡管他最初拒絕任何浪漫的提議,但她說服他講述自己的職業故事。故事回溯到 15 年前的 1782 年,威爾伯福斯講述了導致他走到現在這一步的事件。作為一名年輕、雄心勃勃、受歡迎的國會議員 (MP),他經歷了宗教啟蒙,并與英國國教的福音派結盟。威爾伯福斯考慮離開政界去學習神學,但他的朋友威廉·皮特、托馬斯·克拉克森、漢娜·莫爾和奧勞達·埃奎亞諾說服他,通過解決廢除神學這一不受歡迎且危險的問題,他將更有效地從事上帝的工作。英國奴隸貿易。在與他的前導師約翰·牛頓(John Newton)會面后,他對這一事業的信念加深了(介紹了穿著麻布拖教堂地板),據說牛頓生活在“20,000 個鬼魂……奴隸的陪伴下”。作為一名前奴隸船船長轉變為基督徒,他對自己過去的生活以及對同胞的影響深感遺憾。牛頓敦促威爾伯福斯承擔起這項事業。皮特成為首相,威爾伯福斯成為主要支持者和知己。皮特讓威爾伯福斯有機會向眾議院提出一項禁止奴隸貿易的法案。威爾伯福斯充滿激情的競選活動導致他在下議院非常不受歡迎。他遭到由巴納斯特·塔爾頓和克拉倫斯公爵領導的代表倫敦、布里斯托爾、格拉斯哥和利物浦奴隸貿易既得利益的議員和同儕聯盟的反對。盡管得到了民眾的支持和查爾斯·詹姆斯·福克斯這個不太可能的盟友的幫助,威爾伯福斯廢除奴隸貿易的法案失敗了。之后,影片將皮特描繪成他在議會中為數不多的朋友和盟友之一,但即使他們的關系也變得緊張。皮特現在面臨著法國大革命戰爭期間領導一個搖搖欲墜的聯盟的壓力,他告訴威爾伯福斯,他的事業現在必須等待更穩定的政治氣氛。威爾伯福斯繼續奮斗,但經過多年的失敗,他感到精疲力竭,并因無法改變政府中的任何事情而感到沮喪。威爾伯福斯相信自己一生的努力都白費了,因此身體不適,患有慢性結腸炎,這導致他對治療劇痛的鴉片酊上癮,這讓故事回到了 1797 年。在幾乎放棄希望后,威爾伯福斯考慮離開政治永遠。芭芭拉說服他繼續戰斗,因為沒有其他人愿意或能夠這樣做。幾天后,威廉·威爾伯福斯和芭芭拉結婚了。幾年過去了,沒有取得進一步的成功。威爾伯福斯的妻子和新孩子為他提供了繼續戰斗所需的支持和力量。最后,懷著對成功的新希望,威爾伯福斯設計了一種后門方法,通過看似無害的立法慢慢削弱奴隸貿易。在桑頓、克拉克森和新盟友詹姆斯·斯蒂芬的幫助下,在現已病入膏肓的皮特的歡呼下,他重新提出了廢除奴隸貿易的法案。經過 20 年的競選和多次推動立法的嘗試,他最終促成了1807 年議會通過的一項法案,該法案永遠廢除了大英帝國的奴隸貿易。